第(3/3)页 有与贾地一旗鼓相当者不甘示弱,也说了一个句子。别人本不觉得有什么,但是先生说了句,不错,顿时引来别人的吹捧,各种分析,头头是道。 冷眼旁观,早就厌倦了这等虚伪的奉承。 “莫友才,谁不知道盘中米粟得来辛苦啊,你这两句诗,完全就是讨巧之作。先生夸赞你,不过是看重了你莫家公子的身份,听一听就罢了,切不可当真。”贾地一走到莫友才身侧,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,小声说道。 莫友才与他并肩而立,根本看都不看他一眼,只是说道:“贾兄,讨不讨巧你说了也不算。我倒是想跟你说声,到时候大比上输了,你可不要气急败坏才好。” 贾地一冷哼一声:“我会输给你?别以为先生称赞了一句你的诗,你就能一路走高了。若真是这样,那明年的秋闱还不就是我贾地一的囊中之物了?” 两人皮笑肉不笑的对着话,不知道的人肯定会以为两人关系莫逆,殊不知是两看相厌,谁看谁都不顺眼的关系。 其他人则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。 “你们说,这次谁会赢?” “我看啊,多半还是贾学子,他的诗更大气一些,而且这么短的时间已经是一首完整的诗了。回去后再加以修改,必定会大放异彩的。” “那可不一定,没准莫兄也已经作完,不过不想此刻说出来罢了。就他念出的那一句,不可谓不贴切,看似朴实的文字,好过于辞藻的堆砌。颇有种返璞归真的意味。” 其中一人憨笑道:“你们说的,都好有道理啊。” “大宝,你支持谁啊?”有人问。 被叫做大宝的人抓了抓脑袋,瓮声瓮气的说道:“你这个问题太难了,只有先生才能回答。” “哈哈,大宝那你说,你喜欢哪一首?” 大宝说:“我都喜欢,都好。” 贾地一和莫友才听到这边的动静,都看了过来。当看到是一群人在调侃宋大宝的时候,不禁面露厌恶。 贾地一道:“真是无聊至极,这群酒囊饭袋之辈,也就只配跟宋大宝这等人为伍了。” 莫友才难得的没反驳贾地一,反而说道:“英雄所见略同。想不到我和贾兄还能有想法一致的时候。” “切,稀罕!”贾地一嗤之以鼻。 “确实是稀罕。”莫友才笑。 随后迈步向先生和院长走去。 此时两人刚讨论完毕,只见身穿青袍的先生扬手呼喊了一声:“你们且先各自回家去吧,记得把你们所作均誊抄在纸上,明日一并带来。” 听了先生的话,一时间又沸沸扬扬起来。 先生转头,看到莫友才过来,便问:“有什么事么,友才?” “先生,我诗已做完,但自己如身处迷雾,不能观其不足,想请先生指正一二。”莫友才行了礼,十分谦逊的说道。 “好,你随我来吧。”先生道。 正要走时,便见一马车在近处停下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