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说到底都是百姓没银子呀!” 听着毕自严和范景文两人的禀报,崇祯心中感慨了一句。 纵是他有先见之明,做了诸多的努力,但这个时代资源有限、拼死了效率也就那样,都是用人力堆出来的。 大旱如此严重,死的不算多,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断层的第一。 这些问题能解决吗? 当然能,就说用来做饭和取暖的蜂窝煤和煤炉吧,煤从煤矿挖出来、粉碎、运输、做成蜂窝煤等也就是粉碎环节用蒸汽机的代替了,其他都需要大量人手。 尤其是运输,无论是煤还是铁矿石、铁锭等等,都是如此,人力有时尽。 如果能大量运输,成本必然下降,家家都有煤炉,一家存放个千把块蜂窝煤,大雪再大上几分又能如何,猫冬三个月呗。 “火车没法搞,但蒸汽机带动马车的事儿要提上日程了。” 一念到此,崇祯转身看向王承恩:“给工业研究院的王爱卿传旨,让他明年开始优先对蒸汽马车的研究。” “奴婢遵旨!” “范爱卿,你们工部要全力配合工业研究院的物料所需。 其次,蒸汽机马车的概念你很清楚,一辆蒸汽机最低要带动五到十辆四轮运粮大车,也就是说要带动三万斤粮食,对道路的要求很高, 所有道路通行是不现实的,但至少连接各府的官道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可以通行,怎么做是你们工部的事儿,朕只要结果。” “臣遵旨!” 工部尚书范景文立刻回应:“那些商人承建的官道都是按照最新标准整修,雨天可能有泥泞,但天晴时绝对不耽搁。” “商人们敢在官道上敷衍的,直接剥夺承建资格,剥夺经商资格,要么按照标准好好做,要么就不要承建。 修建速度上可以慢,积少成多,总有修通的时候,但绝对不能敷衍了事。” “臣明白!” 第(1/3)页